爱表族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wayneh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KHWCC,我们的钟表学校   [复制链接]

Rank: 2

金币
349
社区知名度
0
威望
63
积分
799
帖子
10
精华
0
UID
1069191
1
发表于 2014-10-30 21:30:21 |显示全部楼层
爱表族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maytcdj 于 2014-10-30 21:51 编辑

    十分钦佩帖主的精神,本来是累了打开坛子放松一下的,进了这个帖子,一下子看了一个多小时,这个帖子能够生存3年多就已经说明大家对贴主的肯定了。我也谈一下自己的浅见吧。
    先谈一下工作和爱好的关系,工作和爱好结合成功的案例,在文学作品中很多,但在实际生活中,除了艺术型的职业,其实很少见,钟表跟绘画、音乐之间的关系后面再说。其实我当初喜欢表,也就是像着了魔一样的,工作都辞了,跑到上海想去报考海亚克钟表学校,终生与表相伴,但是由于智联招聘网站上时间标注的含糊,到上海后招聘时间已经错过了,于是在上海耗了几个月,情绪慢慢冷静下来,也想清楚了很多问题。
    我回想起当初喜欢图书,就到深圳去卖了几年书,到后来我看见书就想吐,原因是当你作为一个爱好者来选书时,选择的都是流传了几个世纪的经典或者一些名家的代表作,肯定受益匪浅,但是作为一个卖书者你必须被动地接受出版商那些占总出版量90%以上的垃圾书、畅销书、快餐书,而大众买的恰恰是这些书,所以到最后感觉眼前一堆堆的书跟菜场的大白菜似的,甚至比大白菜更无味,只是一种纸张和油墨的混合物,以至于我后面很长时间都不愿意看书。
    我分析其中的原因,作为一种爱好,眼光往往是挑剔的,只会对领域内的精品、极品、经典感兴趣,但世界上的大部分东西,其实都只是作为一种商品和工具存在,涉及到成本和大众口味,都是粗制滥造的,都是在美学上只能称作垃圾的东西。人类文明几千年,已经有数百亿的生命流逝,已经从人类手中产生过数万亿的物品,但又有多少能成为经典,能被人记住和留在博物馆?现在每年生产出几亿部手机,大小品牌上百个,又有几款能像苹果一样倾全公司之力去做一两款精品的?任何行业都是这样,99%的东西都不可能做到经典,99%的受众也都不是爱好者,只是厂家的产品和消费者的工具。作为爱好者,我们可以说这些是垃圾,但是作为从业者,你能说客户几万块钱的浪琴是垃圾吗?你能说:你这个表是用几千块钱的、每年要生产几百万块的ETA统一机芯打磨一下装上一块印有longines几个字母的壳子的金属物,跟历史上牛逼的longines一点关系都没有,在我眼里和装上200元的西铁城机芯售价2000元的天王罗西尼飞亚达没有太多区别,都是他妈的靠讲故事打广告用一个空牌子骗钱多人傻的,这款机芯我一天要保养好几块,一年要保养上千块,所以我厌倦了,我不想保养你的这块表..你能这样说吗?你能选择不保养那些你看了就想吐的恶俗表款吗?你能跟一个陀飞轮表主说陀飞轮其实只是个噱头,对于腕表精确度其实毫无帮助,并跟他分析陀飞轮给机芯带来的不确定性远比平衡位差带来的作用大得多吗?你能告诉他在表盘上开个洞露出陀飞轮炫耀“精密”和暴发户戴拇指粗的金项链炫耀财富一样粗鄙不堪吗?你能跟他说钟表的最大魅力在于擒纵机构的巧妙、机芯材料、加工精度上的极致追求,而与复杂不复杂、零件的数量无关吗?你能说所谓的复杂款其实只是齿轮、传动、离合的堆砌,只会让手表堕落为一种华而不实脆弱无比而且并不耐看的容易让人烦躁的机械仪器吗?你能跟他说有10种功能的表其实不是表,能走10年不用保养的表才是表吗?不能,因为为了他们口袋里的钱和他们的眼光,大部分制表商都是这么做的,而且因为你是给他们服务的,你不能得罪他们。作为爱好者你可以对表有自己的看法和追求,其中有很多是由于各种原因不会被人接受的,姑且叫做仁者见仁吧,总之你到最后只会喜欢一种或少数几种风格的表款,因为只有这几款的外观设计、机芯结构都是你心中完美的,然后你就去到处搜寻这款表,或者去定制,这些表成为你精神的一部分,这就是爱好。但是作为从业者,你只是个被动地接受者,或者说就是一个价值链上的工具,所有的工作由于商业分工的原因,都是枯燥的重复,对于提高效率创造经济收入是好事,但对于爱好来说是一种“磨损”,不要把爱好变成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爱好的保护。当然,像贴主这样能够向独创性的工作发展的,我们只有羡慕加祝福了。
    另外我想谈一下独立钟表师,很多人,一听独立钟表师,都推崇备至,好像是跟集团公司是两个次元的存在,在我看来,现代钟表业已经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独立钟表师,从零件上来说,凡是涉及运转精度和稳定性的关键零件,比如人造宝石、游丝、避震装置,以现代钟表的精度和寿命要求,都不可能由钟表师自己制作,很多公司只专注生产一种关键零件,几十年了都还要改进。其实独立钟表师所能做的也仅仅是夹板、齿轮、螺丝这些在微观层面精度要求相对较低且对磨损要求不高的零件,因此中世纪意义上“制表师”已经不存在了,更不用说“独立制表师”;从手表整体精度上讲,也实在很难找出独立制表师的优势,要知道集团公司除了精密机床、检测设备保证零件品质,也有大量的制表师负责调校。或许我们经常听到欧米茄出问题,但很少听说杜佛尔出问题,但是如果你想一下产量因素和用两种表的人的戴表方式和环境,就明白了很多多西并不像表面所看到的那样。在打磨上,如果我们抛弃先入为主的观念,顶级的制表企业也绝不会比独立制表师做得差,因为顶级制表企业的制表师也都是大师级的,使用的工具还要比独立制表师先进;实际上,四大制表集团公司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去研究基础理论、改进设备、跟各种研究所合作研发新材料和加工工艺,很多并不是为了换花样,而是确确实实是在原有很好的基础上去做99分到99.9分的改进,从而推动制表业向更高水平发展,而这些工作是独立制表师不可能完成的,甚至反过来,独立制表师还要运用他们的新成果,购买他们生产的性能更好关键零件。
    这里面会产生一个问题,既然独立制表师的表没有那么好,为什么会受到推崇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大部分的奢侈品和艺术品,要么其材质是自然材质,像木质的、皮的、或者需要量身定做的,或者完全依靠人工创作的,比如高档西装、皮鞋、包、家具、钻石、音乐、绘画等,这些基于自然材质和即兴创作的,手工的优势确实比较大,尤其是经验丰富的工匠为你量身定做的,无论是选材还是做工,的确是生产线上量产的不能比的,钟表在19世纪以前,由于制表工作全部由人工完成,钟表师的个人经验至关重要,因此也是归于上述一类的。但是钟表毕竟是金属制品,随着现代材料科学和加工工艺的飞速发展,对钟表精度的要求早已与十八世纪不可同日而语,钟表已不属于“手工的就是好的”那一类了,设计师团队、精密机床、熟练工人、优秀制表师的合力才能做出精准、稳定、耐用又美观的手表。机械表的美学基础也与皮具、鞋、服装有很大的不同,劳力士的机芯和外观很难说好看,甚至有点俗气(这是暴发户也喜欢劳力士的原因),但是其专注于材料和工艺的不断进步,几十年如一日的精准征服无数表迷,把简单钢款卖出黄金价格,一年还卖出几十万只,就足以说明这一问题。或许机械表的魅力不在于精准,但是一块不精准的机械表,绝对没有魅力,你很难想象一块表打磨很好、外观素雅、你超级喜欢,戴几年停掉了或者误差变大了,你是什么心情吧?虽然你不是为了看时间戴这块表。所以,21世纪的今天,独立钟表师存在的意义,更偏重于一种生活方式,与表的关系不像其名称那样密切。
以上一点浅见。

点评

六阳2013  要不要把浪琴说得那么搓啊。。。我刚给老婆买了一块。。。市场上那么多用ETA机芯改的表是不是都那么坑爹?不能这样偏激吧。。。那我还觉得LV跟蛇皮口袋没啥区别咧。。。存在就有意义,对吧。有脾气,罗西尼飞亚达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4 08:03:59
ako852000  厉害厉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1 21:09:4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爱表族论坛 ( 京ICP证100334号 )

GMT+8, 2024-6-7 15:10 , Processed in 0.05627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