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表族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alians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工光动能电波表7B24机芯(SBTM085、083等)讨论区 [复制链接]

Rank: 4

金币
1115
社区知名度
0
威望
496
积分
3005
帖子
165
精华
0
UID
205642
1
发表于 2009-3-7 03:02:37 |显示全部楼层

刚写不久,发出来大伙看着玩,网络转载或纸媒发表请事先与本人联系

爱表族微信公众号
告别瑞士表

在我经常出入的几个论坛,有人收藏了全系列的MICROTECH折刀,甚至比原产地的收藏家还要丰富,还要令人震撼。也有人买了几十上百只世界名表,每天轮换。其实万元左右的日系石英表,其功能性、工艺水平和完工度,就已全面超越了瑞士表,包括上百万的机械表也不会如此精确和便捷。那些充满未来感的仪表盘一样的三眼七针石英表,足已应对各种严苛的挑战,遑论日用。为何还有人耗巨资购置那些根本不可能保值的,实用性极低的,日差N秒的量产瑞士表呢?是保守主义和复古风潮在作怪,还是那些胸无点墨的乡镇企业家们达成了共识?

在世界计时历史中,我认为有三个重大发明必将载入史册:一是原子钟。1953年美国人发明了原子钟,最好的铯钟精度可以达到五百万年差一秒,称得上是毫厘不爽,此后计时就进入了高精时代。二是石英表。1967年瑞士人发明石英表但保守的欧洲普遍不接受,日本人立刻就闻到了钱味,收购此技术后,日本三架马车的石英表迅速击溃瑞士机械表,这就叫作法自毙。三是电波表。1986年德国JUNGHANS发明电波表,但商业开发的先机仍被日本夺得,这一发明使钟表业进入了理论上的“零误差”时代,当你的手表十万年差一秒,在你百年左右的人生中那还算误差吗。这一次,西铁城率先发力,之后精工和卡西欧全面开花,将商业化进行到底,瑞士机械表走进了日暮穷途的古典垃圾堆。为扭转颓势,瑞士各大厂牌群起效尤,纷纷推出石英表,但收效甚微。这场观念与技术的双重革命,给保守的瑞士带来了灾难。瑞士手表再也无法比肩瑞士军刀的霸权地位。进入新世纪,瑞士人将目光移向中国,他们知道,那是最后一块市场——非理性消费、人傻钱多、由各级权贵支撑。瑞士的钟表店普遍招聘中国雇员,其销售策略可谓昭然若揭。在日本表崛起之后,美国的TIMEX、瑞士的SWATCH再也无法抵御日本人的石英攻势和电波攻势了。

在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的的今天,瑞士手表日薄西山,销量急剧萎缩,其败局难于避免。对于那些只剩下装饰功能的形下之器,过度迷信和普遍承认本身就是病态的、异化的,甚至可以说是民族性格中不成熟的部分。而瑞系手表二百年的光辉,正在日复一日的磨损与湮灭。我坚持认为,进化论不适用于文艺,但它永远适用于科学,基于此,对于不知与时俱进的、抱残守缺的遗老情怀,本人一向鄙视。

当一件物什只剩下历史和装饰性,也就是它退出主流社会的肇始,比如毛笔。实用性不断降低之后,它们通常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沿着中国美学内在的超越之途彻底走向纯艺术,另一种就是摇身一变继续在世俗生活中蒙蔽芸芸众生,而商业陷阱、攻关技巧、营销策略便成为商家的首要诉求。从人到人,从人到物,工具理性主导了后市场化的中国,并且会沿袭下去。从西方的经验看,我们当前所经历的特殊文明时期,至少会持续百年。

在当前这个充分物化的社会,一部分生活在高处的权贵,保守倾向日趋严重,机械表仍然是他们的必要装备。而最近三十多年中国涌现出大量有钱没文化的暴发户,也迅速成为进口机械表的拥趸。而绝大多数城市青年,演进为讲求效率的实用派,这些蛋白质男女形成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学,他们热衷于后工业社会快餐式的消费,坚定秉持充满洛可可气息的价值观,他们认为自己活得充实,消费带来的满足感远远超过了文化艺术在精神层面带来的安慰。这不是可能与趋势,而是现实。这样的消费理念,同时适用于其他工业制成品市场。

我的看法是,行动有助于消除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焦虑心理,哪怕是穷人乍富的,毫无形上追求的——简言之,对于所有恋物癖者,他的消费行为通常是即兴的,性价比永远是第二义的。一个光艳的量产电子产品,通过精确的计算和成功的策划,实现工具所带来的效益并使之最大化,这是一个原教旨主义的市场,一个工具理性的展台。在现实中,以玩物为主题的BBS上,聚集着消费能力很强的青年恋物癖者,他们愿意买几十只手表满足自己的占有欲,他们中的一部分本来就是社会生活的前卫与先锋,并且是经济建设的生力军,但遗憾的是,他们宁可批量购入欧陆日益东渐的奢侈品,而不会投入到社会再生产之中。同时,他们缺乏开阔的文化视野和对现代和后现代工业生产的基本认识,加之盛世心态下难以自抑的显摆心理,于是,欧洲奢侈品大量涌进发展中国家,尤其中国。

现在的中国正在形成一个广大的市俗社会,或者说是,市民社会,总体上就是一个狗眼看人低的社会。很多时候,我们要用外物去证明自己的价值。没人知道你品行有多么高洁,更不关心你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多数人关心的,是你占有多少社会资源,能否通过交际从你处获益(这也是工具理性的另一个普世的表现形式)。事实上,资源占有量成为衡量人的标志,而这个标志,通常要用物质去点缀,去注解,去表达。比如说,手表。

而能随便出入国门的一群,正是目前的精英份子(他们一批一批的往家捣腾瑞士手表),他们的消费观和生活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和代表了广大国人,事实就是这样——强者制定规则,包括细化和量化的审美,更为可怕的是,某种潜在的意念一旦与商业达成共谋,便会迅速覆盖社会生活,并且具有强大的惯性。所以我说,瑞士机械表在中国还会继续苟延残喘N多年,但是以瑞士为代表的机械表全面退出日常生活的日子不远矣。姑妄说之,大致如此。

[ 本帖最后由 GERBER 于 2009-3-7 03:25 编辑 ]

点评

llc_66  文字流畅,道理透彻,把一些肤浅的恋物癖机械表死忠打得晕头转向,非常的赞同! 瑞士机械表如果不靠锁定中国土豪阶层,玩历史,玩溢价,早已经死翘翘!那些打磨得再精美的机械零件外表,也改变不了机械本身误差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0 10:28:24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金币
1115
社区知名度
0
威望
496
积分
3005
帖子
165
精华
0
UID
205642
2
发表于 2009-3-7 03:09:14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上一贴系本人原创,网络转载及纸媒体发表需事先与本人联系。

转载一篇余秋雨的随笔,虽然此人的散文越来越差,但他从文化角度来解读手表消费还是挺有趣的。尤其文中提及的卖表维生的百年伉俪的辛酸故事,值得一读。
------------------
手表的劝告 余秋雨
在瑞士,不管进入哪一座城市,抬头就是手表店。橱窗里琳琅满目,但透过橱窗看店堂,却总是十分冷落。

    从卢塞恩开始,很多手表店的店堂里常常端坐着一位中国雇员,因为现在一批批从中国来的旅游团是购买手表的大户。店门一推,人影一闪,柜台里立即传出京腔十足的汉语,把那些带足了现款来买瑞士原装表的中国人吓了一跳。接着当然是笑了,但笑得有点尴尬。走了那么远的路,准备是在语言不通的前提下,比比划划地来一番猎奇探胜的,谁知人家早知道你们会一批批光临,张开大网等着呢。语言通了好办事,但这要办的事,已经有点走味。

    原先瑞士的手表厂商经过多年挣扎已判定手表业在当今世界的衰败趋势,正在努力改弦易辙、寻找生机,怎料突然有大批的中国人对他们滞销日久的货品产生了狂热,他们一开始十分纳闷,后来就满面笑容了。

    说起来,世界上最早的机械计时器还是要数中国东汉张衡制造的漏水转浑天仪,但是如果说到普遍实用,我看确实应该归功于欧洲计时器。古老的教堂原先都是人工敲钟的,后来改成机械钟,不知花费了多少天才工艺师的才智和辛劳。意大利人造出第一台用简单机械打点的钟是十四世纪中叶的事,到十六世纪初德国人用上了发条,后来伽利略发明的重力摆也被荷兰人引入机械钟,英国人又在纵擒结构上下了很多功夫。反正,几乎整个欧洲都争先恐后地在为计时器出力。这与他们在工业革命和商业大潮中的分秒必争,互为因果。

    至于瑞士的手表业,则得益于十六世纪末的一次宗教徒大迁徙。法国的钟表技术随之传了进来,与瑞士原有的金银首饰业相结合,使生产的钟表更具有了装饰功能和保值功能。十九世纪出现了制表机械,瑞士的这个行业便突飞猛进,举世瞩目。

    依我看,手表制造业的高峰在十九世纪已经达到,尽管当时还是以手工业为主,没有形成生产规模。那些戴着单眼放大镜的大胡子工艺师们,把惊人的创造力全都倾泄到了那小小的金属块上,凡是想得到的,都尽力设法做到。

    这便是令人兴奋的创造期效应。似乎有一种莫名的力量在推动,天天精彩勃发,连再难的角落也能快速拿下。

    二十世纪的手表业也有不少作为,但都是在十九世纪原创框架下的精巧添加,属于次一等的行为等级。我想十九世纪那些大胡子工艺师如果地下有灵,一定不会满意身后的同行,那神情,就像最后一批希腊悲剧演员,或最后一批晚唐诗人,两眼迷茫。他们的出色成就使后代失去了创造的空间,真不知该抱怨谁,他们,还是后代二十世纪对手表业而言,比雕饰更重要的任务是普及。其间的中枢人物不再是工艺师,而是企业家。

    要普及必然引来竞争,瑞士手表业在竞争中东奔西突,终于研制出了石英表、液晶表。这对手表业来说究竟是一个喜讯还是凶兆我想当时一定有不少有识之士已经看出了此间悖论,即新的电子计时技术必然是机械计时技术的天敌,它的方便、准确、廉价已经构成对传统机械表的嘲谑。

    表面上,机械表还会以自己的历史、品牌嘲谑电子表,但这种嘲谑只是一种伦理性、辈分性的发泄,而电子表对于机械表的嘲谑,看似逆反了伦理程序,却是一种历史必然。试想,那种可以随时随地贴附在各种器具、建筑上面又分秒不差的闪光数码,不正绿莹莹地宣告着机械计时时代的基本终了在这种情况下,机械表可以勉强固守的阵地大概就剩下装饰功能了。但是电子技术多么灵巧,它们很快也在装饰功能上做起了更自由的文章。平心而论,现在不少电子表的外形设计,与最精美的机械表相比也不见得差到哪里去,然而它们又那么廉价,机械表所能标榜的其实只是牌号。牌号也算是一种装饰吧,主要装饰在人们的心理上。

    现代人实际,很快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共识,除了极少数收藏家,大家都不再看重机械表的装饰功能,于是瑞士表早在二十多年前就被日本和香港的石英表所打败,失去了世界市场。

    瑞士的手表商痛定思痛,才在二十年前设计出了一种极其便宜的塑料石英走针表,自造一个英文名字叫Swatch,中文翻译成“司沃奇”吧,倒是大受欢迎,连很多小学生都花花绿绿戴着它,甩来甩去不当一回事儿。

    就这样,瑞士手表业才算缓过一口气来,许多传统名牌一一都被网罗进了“Swatch集团”。这相当于一个顽皮的小孙子收养了一大群尊贵的老祖宗,看起来既有点伤感又有点幽默。但光是这个集团的名称至少可以说明,人家瑞士制表业已经不按原来的价值系统论资排辈了,可惜这一点中国的旅游者怎么也明白不过来,一味鄙视当家的小孙子,去频频骚扰年迈的老大爷。

    瑞士的Swatch主要是针对日本钟表商的。日本钟表商当然也不甘落后,既然瑞士也玩起了廉价的电子技术,那么它就来玩昂贵的电子技术,价钱可以高到与名牌机械表差不多,却集中了多种电子仪表功能,让Swatch在电子技术层面上相形见绌。

    其实,电子技术的优势是把原本复杂的事情简便化,但有一些日本的钟表商没有这么做,他们用归并、组合的办法使复杂更趋复杂,让小小一块手表变成了仪表迷魂阵。在今天的高科技时代要这样做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却能吸引那些贪多求杂、喜欢炫耀的年轻人。这种营销手段,在我看来是不太符合商业道义的。相比之下,反倒是瑞士手表业从机械表到Swatch,都比较正经。

    我在这里看到一种日本电子表,二百多美元一块,据厂方的宣传资料介绍是专为美国空军或海军设计的,其实也就是把各种电子仪表集中在一个表面上罢了。没有一个人能把它的那么多功能说明白,也没有一双眼睛能把它密密麻麻的数码、指针、液晶看清楚。我们的一位伙伴买了一块,同时买了一个高倍放大镜,手表扣在手腕上,放大镜晃荡在裤带下,看手表的时候还要躲着人,怕人家笑话。

    说笑到这里,我们应该回过来看看大批到瑞士来采购手表的中国游客了。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糊涂,知道手表的计时功能已不重要,装饰功能又非常狭小,似乎看重的是它的保值功能,但心里也明白按现代生活的消费标准,几块瑞士手表的价值于事无补。既然如此,为什么还那么热衷呢我想这是昨日的惯性,父辈的遗传,乱世的残梦,很需要体贴和同情,而不应该嘲谑和呵斥。

    既然是惯性和遗传,就不讲现实逻辑,但细细追索,它们的形成还有历史逻辑,这是今天年轻一代所不知道的了。

    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大家都想随身藏一点值钱的东西。王公贵胄会藏一点文物珍宝,乡坤地主会藏一点金银细软,平民百姓会藏一点日用衣物,而大城市里见过一点世面的市民,则会想到手表,因为藏手表比藏文物、金银安全,也容易兑售。我小时候就见过一对靠着一些瑞士手表度日的市民夫妻,就很有历史的概括力。

    那时我十三岁,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到上海人民公园劳动,每次都见到一对百岁夫妻。公园的阿姨告诉我们,这对夫妻没有子女,年轻时开过一个手表店,后来就留下一盒子瑞士手表养老,每隔几个月卖掉一块作为生活费用,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能活得那么老。

    因此,我看到的这对老年夫妻,在与瑞士手表进行着一场奇怪的比赛。他们不知道该让手表走得快一点还是慢一点。瑞士手表总是走得那么准,到时候必须卖掉一块,卖掉时,老人是为又多活一段时间而庆幸,还是为生存危机的逼近而惶恐王争王争王争的手表声,究竟是对生命的许诺还是催促我想在孤独暮年的深夜,这种声音是很难听得下去的,幸好他们夫妻俩白头偕老,昏花的眼神在这声音中每一次对接,都会产生一种嘲弄时间和嘲弄自己的怅然微笑。

    他们本来每天到公园小餐厅用一次餐,点两条小黄鱼,这在饥饿的年代很令人羡慕;但后来有一天,突然说只需一条了,阿姨悄悄对我们说:可能是剩下的瑞士手表已经不多。

    我很想看看老人戴什么手表,但他们谁也没戴,紧挽着的手腕空空荡荡。

    我不知道老人活了多久,临终时是不是还剩下瑞士手表。不管怎么说,这是瑞士手表在中国留下的一个悲凉而又温暖的生命游戏,但相信它不会再重复了。

    因此,有机会还要劝劝挤在瑞士手表店里的中国游客,不要为过去的时代过于执着。手表在一刻不停地辞旧迎新,它最知道时间不会倒转,因此,这也是手表本身对我们的劝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金币
1115
社区知名度
0
威望
496
积分
3005
帖子
165
精华
0
UID
205642
3
发表于 2009-3-7 10:15:06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东管头 于 2009-3-5 10:00 发表
:lol :lol :lol 我04年开始就看钟表杂志了,我还小兄弟?
名表论坛我上过5年了:kiss: :kiss: :kiss:


送你两句话:
起得早,不一定身体好。
年老不一定深刻,年幼不一定纯洁。

诊断式的回复,诸如:机械表好,电子表垃圾,才真的是在浪费网络资源。真有文化,有品格,你就辩驳我的观点,并使之系统化。我也借机向你多学习一些手表知识。你这样的长期混论坛并且过度自信的偏执可爱型网友,我经常见到。我上网的时候还不一定有你呢。比如说199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489d6a0100d36n.html 看看此文多提批评意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金币
1115
社区知名度
0
威望
496
积分
3005
帖子
165
精华
0
UID
205642
4
发表于 2009-3-7 11:04:43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东兄不要生气嘛,犯了嗔戒了哟,你的头像是小泽玛丽雅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金币
1115
社区知名度
0
威望
496
积分
3005
帖子
165
精华
0
UID
205642
5
发表于 2009-3-7 11:09:06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同意36楼兄弟的不厚道言论,我现在代的就是一只便宜得惊人的EF 125D,但一点也不影响我对手表的认知和分析,因为我也阅读过大量资料,赏玩过多种类型的机械表和石英表。

以行头衡量人的尊贵与卑贱,是一个人性扭曲时代的普遍的悲哀~~~~;P ;P ;P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金币
1115
社区知名度
0
威望
496
积分
3005
帖子
165
精华
0
UID
205642
6
发表于 2009-3-7 11:12:18 |显示全部楼层
手表讨论不到一块没关系,我们还可以研究探讨小泽玛丽雅,一度我曾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甚至开始怀疑人生,但是,是小泽,是她,重新燃起了我的,生活的,激情。。。
她一直盛开在我的硬盘F分区,加了好多层的密,极其安全不容易被发现。。。哈哈哈哈
似乎讨论有点跑偏了:( :(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金币
1115
社区知名度
0
威望
496
积分
3005
帖子
165
精华
0
UID
205642
7
发表于 2009-3-7 17:49:53 |显示全部楼层
在日本电波表中,从完工度方面看,精工是最好的。另外飞机上的杂志上,经常看过精工电波表广告,八九千米之上看那些精致的画面,这广告做的也太有高度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金币
1115
社区知名度
0
威望
496
积分
3005
帖子
165
精华
0
UID
205642
8
发表于 2009-3-7 23:44:23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有空一定收一只精工电波,只是不太懂哪些型号好。
二,在论坛里犯众怒后果很严重,嗯呐,哈哈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爱表族论坛 ( 京ICP证100334号 )

GMT+8, 2024-5-4 16:10 , Processed in 0.04936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