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表族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91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诗丹顿于日内瓦的全新总部 [复制链接]

Rank: 10Rank: 10Rank: 10

金币
209547
社区知名度
1019
威望
46260
积分
495066
帖子
18920
精华
178
UID
11

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0-13 10:44: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爱表族微信公众号


为配合公司未来的整体发展,江诗丹顿决定在邻近日内瓦的Plan-les-Ouates兴建一幢全新大楼,把总部和厂房合而为一。为此,公司举行了一个国际性建筑设计比赛,邀请各建筑设计大师为未来大楼设计外貌。

自一七五五年起,江诗丹顿从不间断地扩展业务,一直恪守重质不重量的宗旨。由于专责生产Technical Haute Horlogerie腕表的厂房需要更多空间,同时为各钟表匠以及全体员工提供一个更舒适自在和安全的工作地方,因此公司必需另建一个更新、更大的厂房。

五位应邀参加比赛的世界著名建筑师,分别根据江诗丹顿所设定的一套规格和要求来设计全新大楼。
PLO_01.jpg
由Richemont International和江诗丹顿高层管理人员以及当地机构官员组成的评审团,在经过详细审议后,终选出在瑞士出生的法国建筑师Bernard Tschumi所设计的作品。Bernard Tschumi以巴黎和纽约为基地,其作品可以用「与时并进的永恒模式」来形容。Bernard说他经常问自己两个问题:怎样可以透过一幢,既是江诗丹顿的行政总部和厂房的建筑物,又同时结合二十一世纪的技术和十八世纪启蒙时期的智能?怎样可以令这幢建筑物具备一种动感和永恒、新颖和延续的感觉?针对这些问题,他构思了一个崭新的作品:金属外壳顶部代表时间的动感,而下面的承托架构则代表永恒。
PLO_02.jpg
此幢大楼将座落的地区,幅员辽阔、树木繁茂,与周遭的自然环境构成一幅和谐优美的景象。此计划以交通便捷、设计宽敞和阳光充沛为重点,同时,以人为本及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大楼的生产部门均经过精心设计,尤以打磨和技术部为甚。江诗丹顿向以讲究艺术手工艺而闻名于世,公司每个部门的位置和所选用的材料均经过缜密的安排。

工程已于二○○二年秋季开始进行,预计可于二○○三年年底全面投入服务。
PLO_03.jpg



江诗丹顿与日内瓦

江诗丹顿的历史除与高级钟表制造技术(Technical Haute Horlogerie)史息息相关外,与日内瓦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地理政治学上来说,日内瓦一直是连贯南北欧洲的主要交通枢纽,虽然经常受到别国的侵略,但最终都能保持独立,更成为一众学者和工匠的安居之所。他们凭借开明的思想和精湛的工艺,在这里发展珠宝、搪瓷以及后来的钟表制造业等新兴行业,并迅即发扬光大。日内瓦遂由一个策略性重地演变成为一个深具艺术色彩的商业城市。

十八世纪中叶是一个学术倡盛、科学发达和技术突破的时代,一个名闻遐尔的美丽故事也在日内瓦市中心开始……

一七五五年,一位年青钟表匠Jean-Marc Vacheron对钟表充满求知欲和好奇心,在他努力不懈的钻研下,很快便在一群「阁楼工匠」中声名大噪。时至今日,Jean-Marc Vacheron的制表宗旨和理念仍被后人奉为金科玉律。

一八一九年,François Constantin与Jean-Marc Vacheron的继承者合作,成立了声名显赫的江诗丹顿。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商人、永不言倦的旅行家和能言善道的推销员,François Constantin发挥所长,为公司作出无限贡献。凭着坚毅的信念和惊人的魄力,他在欧洲穿梭了数十年,致力为设计精巧及优质的钟表时计开辟新市场。

作为历史最悠久的钟表生产商,江诗丹顿从未停止生产,更一如以往,不断开创未来。



PLO_04.jpg
今日的江诗丹顿

作为钟表界的完美典范,高级钟表业要求生产商拥有雄厚的实力,能提供制表工艺所需的人力和技术资源,以创制出卓越的产品。江诗丹顿明白到讲求精确的制表工艺,绝不能缺少经验丰富的钟表大师。今时今日,公司的钟表大师皆分派到以下各地点工作:

L’lle
江诗丹顿自一七五五年起,便于日内瓦设立总部。位于市中心的L’lle更是各著名钟表品牌的高级管理阶层、国际分销管理阶层、博物馆和专门店的集中地。

La Vallée de Joux
Vallée de Joux工场座落于Jura,距离日内瓦约75公里,主要负责设计、发展和进行人手打磨及修饰等零件制造工作。此外,部分grande complication型号如三问表和陀飞轮,也在此组装而成。

Les Acacias
位于日内瓦Les Acacias的工场,主要负责组装、机芯测试、包装、售后服务等工序。至于人力资源、市场推广、行政和财务部门也设于此。

位于Vallée de Joux 和日内瓦的两间工场以不同技术和工艺互相配合,共同生产腕表,并贯彻公司一直奉行的产量严谨、品质为先的宗旨。

PLO_05.jpg

为甚么要兴建新总部?

以生产高质素产品享负盛名的江诗丹顿,鉴于现时高级钟表制造(Technical Haute Horlogerie)部门需要较大的空间让钟表匠和全体员工可以在一个更舒适安全的环境下工作,因此公司需要兴建一幢全新大楼,将现有的总部和厂房结合起来,以促进各部门之间的紧密沟通。

与此同时,位于Vallée de Joux的工作室将继续集中机芯方面的研究、发展、生产、打磨和修饰零件工作。
PLO_06.jpg

PLAN-LES-OUATES

江诗丹顿的新总部位于日内瓦近郊的Plan-les-Ouates。建于一八五一年的Plan-les-Ouates属市政地方,是日内瓦其中一个主要的工业和商业地区。Plan-les-Quates是连接瑞士和邻近国家的交通枢纽,交通四通八达,由机场驾车前往该区只需数分钟,因此是设立全新总部的理想地方。跟不少国际知名公司,特别是计算机和钟表生产商一样,江诗丹顿洞悉此优势,遂决定在该区设立全新总部。大楼占地30,000平方米。

事实上,江诗丹顿是次选址的决定犹如命运安排。单是Plan-les-Ouates这个地方的徽号,便道出其中的玄妙。Plan-les-Ouates的徽号包含了著名的马耳他十字,而这个十字徽号正好是江诗丹顿自一八八○年起便一直沿用至今的标记。江诗丹顿的马耳他十字徽号灵感来自机芯中之一个小零件 -- 避震座之避震弹弓形状 ,它的作用是改善时计机芯运作的规律。

PLO_07.jpg


国际建筑设计比赛

江诗丹顿就兴建全新总部的规划概念举办的国际建筑设计比赛,为整个筹备工作揭开序幕。

公司的甄选程序严谨,分不同阶段进行:公司先由厂房现时的运作环境仔细分析,将各项要表达的目标具体化,从而确立一套结合功能性和技术性的计划。最后,评审团从五位国际著名的建筑师提交的图则建议书中作详细分析及评选。

评审团阵容鼎盛,包括来自Richemont International的总裁Alain-Dominique Perrin、Günther Blumlein、Franco Cologni、Richard Lepeu、Jean-Jacques Paolini、Jan P. Rupert、江诗丹顿行政总裁Claude-Daniel Proellochs和副总经理Juan-Carlos Torres,还有有关的合作伙伴,如Plan-les-Ouates市长兼建筑师Alain Sauty、 “Fondation Pour les Terrains Industriels”(FTI)董事Philippe Moschinger及日内瓦市城市规划顾问Gilles Gardet。

为甚么要举办这个建筑设计比赛?是次比赛纯为表现顶尖建筑师之间的公平角逐精神。五位一级建筑师按照江诗丹顿所列出的要求,再以自己个人的美学风格和技术文化背景表达出来。这五位工程师分别为:

Gae AULENTI (意大利)
Carlos FERRATER (西班牙)
Nicholas GRIMSHAW (英国)
John PAWSON (英国)
Bernard TSCHUMI (法国/瑞士)

所有作品均为高水平之作,评审团费煞思量,要经过第二轮投票方能选出优胜作品。

最后由法裔Bernard Tschumi Architects胜出是次比赛。

PLO_08.jpg PLO_09.jpg PLO_10.jpg


Bernard Tschumi
理论与实践兼备

1944年出身于日内瓦的法裔建筑师Bernard Tschumi经常穿梭于巴黎和纽约两地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当中累积的经验为他的建筑设计事业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灵感和原动力。

1969年,Bernard Tschumi在苏黎世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完成建筑课程后,曾先后在伦敦的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1970-1980)、Princeton University (1980-1981)及Cooper Union (1980-1983)执教。他的主要论文是 “The Manhattan Transcripts” (1981)。此外,他也曾担任哥伦比亚大学 “Graduate School of Planning and Preservation” 院长一职。1983年,Bernard凭借在一项占地五十公顷的工程中成功实践他的理论,而荣获巴黎La Villette国际大奖。

在这项工程中,他以哲学家Jacques Derrida和作家Georges Bataille的著作理念为基础,再参考其它如物理学和戏院设计等各式各样的理论,塑造出一个集各师大成、极具活力的全新城市。

此后,他陆续完成了好些享誉国际的工程,包括:位于Tourcoing,名为 “Le Fresnoy” 的Le Studio des Arts Contemporains (1997年落成);座落于Marne la Vallée 的the Ecole d’Architecture (1999年落成);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Lerner Hall (1999年落成);位于Rouen的Exhibition Centre和音乐会堂 (2001年落成);以及位于佛罗里达州的迈亚密建筑学院 (2002年落成)。

2001年,Bernard赢得了多项建筑设计大奖,包括雅典政府的Acropolis Museum、圣保罗(San Paulo)的Contemporary Art Museum大赛、江诗丹顿的总部和厂房设计大赛,以及于法国迪尼(Dugny)举行之2004年世界展览会(World’s Fair 2004)大赛,并同时被委任为该项目的总工程师兼监督。他更于纽约Museum of Modern Art为扩张原有建筑物而举办之比赛中,晋身最后三强。

在城市规划发展方面,Bernard Tschumi在纽约(New York)、蒙特利尔(Montreal)、沙特尔 (Chartres)和洛桑(Lausanne)等城市均表现出色。

「活动」和「动感」是Bernard Tschumi作品的重要元素。他深信「建筑将会反映未来世纪的重要改革」,而这信念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创作。

Bernard Tschumi现与Véronique Descharrières一起合作负责江诗丹顿这工程。合格建筑师Véronique Descharrières自2001年起为公司的负责合伙人。在进行个人研究时,她成立了一个名为 “compoSITE architects” 的团体,更因此在国际比赛 Europan 5和 “Habiter I’an 2000中胜出。自1998年起,她便在诺曼底(Normandy)的建筑学校和其它建筑学校任教。

Bernard Tschumi Architectes已成立逾十八年,现时聘有二十多位建筑师和职员。公司的信誉一直备受不少国家推崇嘉许,更获得无数国际性比赛大奖。

Bernard Tschumi Architectes的作品均依据一个清晰的设计理念:「用家的实际经验与建筑概念之间的关系,是构成建筑物的重要基础」。公司明白到未来用家的需要,因此使工程可以根据项目和场地的特定环境而改变。Bernard Tschumi Architectes更为客户提供如修改建筑物工程细节等建成后之服务,以配合工程的建筑特色,务求尽善尽美。


[ 本帖最后由 sunboy 于 2006-10-13 10:47 编辑 ]

PLO_11.jpg (56.68 KB, 下载次数: 1)

PLO_11.jpg

Rank: 6Rank: 6

金币
3497
社区知名度
-2
威望
1817
积分
10478
帖子
1180
精华
4
UID
15484

终身成就勋章

2
发表于 2006-11-30 19:08:12 |只看该作者
:)
艺术感超强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爱表族论坛 ( 京ICP证100334号 )

GMT+8, 2024-6-17 21:09 , Processed in 0.05890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