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表族论坛

标题: 【拆解 5000 】5000 原点防震 退化 ? 拆开 看 防震。。另 附上 GW-5000 拆解。。。 [打印本页]

作者: aiwocasio    时间: 2014-9-11 16:13:50     标题: 【拆解 5000 】5000 原点防震 退化 ? 拆开 看 防震。。另 附上 GW-5000 拆解。。。

本帖最后由 aiwocasio 于 2014-9-12 16:38 编辑

自从使用卡西欧之后,就购置了 拆表器,防水膏,还有维修钟表的那一套家伙事。。有了这些工具之后,拆表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先后过手的卡西欧基本拆了个遍,对卡西欧的防震结构也算是有了基本的了解。
先把卡西欧普遍的防震结构画个草图吧。(如果看不懂,实在对不起了。就这个破水平)

20140911_162845.jpg

图中有一处忘记标注(图中已经画出),就是连接蜂鸣器的那两根弹性支柱。我相信,这个设计也有一定的防震作用。

接下来,拿自己拆解的蛙人和MRG 内部结构给大家看一下。

首先是 蛙人! 蛙人从背壳方向看,是 不锈钢圈,胶垫环,注意,是一个环。
20140705_124141.jpg

20140705_124615.jpg

注意,上面的两张图有一个橡胶环忘记拍了。
下面补上。注意看下面的图。
机芯与前表壳之间有一个较厚的前防震垫,厚度是相当的厚。这样厚度的软性橡胶垫的防震效果一定差不了。
20140705_124441.jpg
蛙人之类的大体积手表,因为内部空间富裕,所以蛙人有更厚的防震胶垫。这个非常明显。
另外,我对比过机芯,无论是整体结构,还是机芯的反应速度,蛙人都表现要好一些。
所以,说句题外话,我觉得蛙人才是卡西欧真正贯彻了G-SHOCK精神的手表。呵呵。

~~~~~~~~~~~~~~~~~~~~~~~
接下来这个是 MRG 的结构。
注意看这个,从左到右依次为
表盖,不锈钢后固定圈,后胶环,前胶环,机芯钢圈,电池,电池绝缘 缓冲垫(有一定厚度,很软),机芯,表壳。

20140822_075835-1_副本.jpg

整个系统设计比较完善。

为什么单独拿出 MRG 来说呢,因为 MRG 也是旋盖+ 全金属的表壳。对于机芯的保护至关重要。
这也就引出了 全金属的 5000 了。。先不多说,上个拆解图吧。

看看 5000 的内在做工。

之前一直有人宣称,5000采用了与之前防震不一样的悬浮防震技术(这个技术,到现在也没有得到官方的出处。。。我也是以讹传讹了。不一定准确。下面的拆解图,怎么也看不出 所谓的 悬浮 是个什么结构)。


至于用了什么技术,那都是理论层面的东西,咱们就实打实拆开看看,这是最好的验证方法。

下面是 GW5000 的拆解图。

打开后盖,就是一片白色的塑料板。注意,
是硬的
5000 1.jpg

打开后,机芯周边也是硬的白色的塑料。
硬质塑料
5000 2.jpg


机芯通过卡口固定。
5000 3.jpg

看到了吗,就这样的结构。
5000 5.jpg

5000的白色塑料板是硬的,前后两片通过卡口固定住机芯。
这样的设计作用之一 就是防止按动四个按键的时候,机芯移动。(是否正确?之前发现一些卡表会出现 按动按钮,机芯会轻微移动的问题)


然而,这么硬的塑料直接连接外壳和机芯,机芯的防震怎么保证?
5000目前看到的防震也就仅仅是 机芯表面的 那层黑色的薄薄的橡胶垫。
难道就这样的 防震吗 ?


如果这样的话,5000,你的防震,是不是有些落后?

没有柔性橡胶缓冲垫,没有悬浮点,也没有钢圈保护,前后更看不到其他的防震结构
当然了,相比 MRG ,他的外层 橡胶,也就是 5000的 塑料表壳,防震作用肯定有。
但是,如果跟 M5610相比,机芯型号代码完全一样,那5000的性价比也实在是。。
~~~~~~~~~~~~~~~~~~~


~~~~~~~~~~~~~~~~~~~



下面让我们
看看最入门的 DW5600 内部防震是怎么做的
一下图片来自 论坛精华,小钝仔 的辛勤劳动。

可以看到,打开后,完整的 软性 橡胶 后防震垫。
20100626_6df0d81c37fbb9e752a28l8L7tPNl0RK.jpg

这是机芯。软性的 保护垫。
20100626_d1fab2da2a5f3489978bCPL2bV4uc2cx.jpg


看这个。

20100626_fa19ab307b3219d0f2e1eC1FH7JTHvz5.jpg

机芯金属保护圈。
20100626_155fa527374135c558cfBjjtx0t9692j.jpg

拆下钢圈,机芯自身结构。也有防震措施。
这样的结构让 DW5600的机芯整个处于 橡胶包裹状态下。
防震能力一定差不了。比起 GW5000 的硬质 白色塑料,真是好太多了。

204837o80z8k6oh6oxhhhc.jpg


204835k4dkxkz4wkkusfcd.jpg

通过拆解,两者差距实在是不小。
DW5600 300多元的价格,比 GW 5000 1600 多的价格,别的不敢说,
起码防震上 DW5600 要做的更靠谱。

拆解 DW5600之后,顿时觉得 5000 就是忽悠人。除了旋盖和金属壳体。
至于更软的表带,所谓的原点,所谓的 DLC。。只能两个字,呵呵。
还有,很多人,到手 5000,都会说,日本原厂,做工真好我想说,你能通过外观就把做工肯定了?
机芯内部的设计都看不出诚意,还能信什么?

也去了 WATCHU 论坛看了。。。5000 的防震确实让大家比较怀疑。
只不过没有人舍得在同样的高度去摔一下。
而且5000更重的质量,比DW5600更弱的防震能力(起码现在看上去是这么回事)

我相信同样的高度摔下去,防震能力一定不如 DW5600 之类的塑料表

或许有人说,表就要好好戴,谁没事摔啊。。。如果你有这样的观点,那咱就不讨论了。


好了,以上仅仅是一家之言,仅作 抛砖引玉 。。希望有更多高手来分析。


补充:咱们论坛的朋友能否做一个这样的试验,同时买来 DW5600 和 GW5000
按照十米的卡西欧自定的标准,进行自由坠落试验。看看谁的防震能力强。
当然了,费用咱们每人出一点力。两块表一共大概2000.
假设论坛一共500人参与,每人捐出 4 块钱,做这个试验,可行吗?  如果可行,我愿意第一个捐出 50 块。呵呵。















图片附件: 5000 1.jpg (2014-9-11 15:52:55, 67.77 KB) / 下载次数 5
http://www.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3Njk5NXw4ZWM1YTc2YXwxNzE3MzgyNjc3fDB8MA%3D%3D



图片附件: 5000 2.jpg (2014-9-11 15:52:56, 73.17 KB) / 下载次数 6
http://www.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3Njk5NnwwYTE3ZTc1NXwxNzE3MzgyNjc3fDB8MA%3D%3D



图片附件: 5000 3.jpg (2014-9-11 15:52:58, 72.46 KB) / 下载次数 3
http://www.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3Njk5N3xkYjE5ZDE0OHwxNzE3MzgyNjc3fDB8MA%3D%3D



图片附件: 5000 5.jpg (2014-9-11 15:53:00, 72.85 KB) / 下载次数 6
http://www.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3Njk5OHxjYjcwNzI3YnwxNzE3MzgyNjc3fDB8MA%3D%3D



图片附件: 20140705_124141.jpg (2014-9-11 15:55:32, 45.77 KB) / 下载次数 10
http://www.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3NzAwMHw3YTI5ZWZkM3wxNzE3MzgyNjc3fDB8MA%3D%3D



图片附件: 20140705_124615.jpg (2014-9-11 15:55:34, 42.06 KB) / 下载次数 5
http://www.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3NzAwMXwyNGExMDNhNHwxNzE3MzgyNjc3fDB8MA%3D%3D



图片附件: 20140822_075835-1_副本.jpg (2014-9-11 15:56:20, 36.07 KB) / 下载次数 3
http://www.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3NzAwMnxjN2JmYTA2NHwxNzE3MzgyNjc3fDB8MA%3D%3D



图片附件: 20140911_162845.jpg (2014-9-11 16:30:30, 341.42 KB) / 下载次数 9
http://www.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3NzA3NnxlMjc2YjM4MnwxNzE3MzgyNjc3fDB8MA%3D%3D



图片附件: 20140705_124441.jpg (2014-9-12 09:05:20, 45.16 KB) / 下载次数 5
http://www.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3Nzc2NnxmNmRiNjEyZnwxNzE3MzgyNjc3fDB8MA%3D%3D



图片附件: 20100626_fa19ab307b3219d0f2e1eC1FH7JTHvz5.jpg (2014-9-12 16:30:20, 63.54 KB) / 下载次数 7
http://www.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3ODA4NHxkMzRmNGRmOXwxNzE3MzgyNjc3fDB8MA%3D%3D



图片附件: 204835k4dkxkz4wkkusfcd.jpg (2014-9-12 16:30:22, 46.62 KB) / 下载次数 6
http://www.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3ODA4NXwxYmYzNDE4ZXwxNzE3MzgyNjc3fDB8MA%3D%3D



图片附件: 204837o80z8k6oh6oxhhhc.jpg (2014-9-12 16:30:23, 52.72 KB) / 下载次数 4
http://www.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3ODA4NnwwNWYzYWQwM3wxNzE3MzgyNjc3fDB8MA%3D%3D



图片附件: 20100626_6df0d81c37fbb9e752a28l8L7tPNl0RK.jpg (2014-9-12 16:30:25, 120.16 KB) / 下载次数 5
http://www.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3ODA4N3w4YmRkNzEwOHwxNzE3MzgyNjc3fDB8MA%3D%3D



图片附件: 20100626_155fa527374135c558cfBjjtx0t9692j.jpg (2014-9-12 16:30:27, 83.56 KB) / 下载次数 6
http://www.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3ODA4OHwwMDA2YmVmY3wxNzE3MzgyNjc3fDB8MA%3D%3D



图片附件: 20100626_d1fab2da2a5f3489978bCPL2bV4uc2cx.jpg (2014-9-12 16:30:30, 89.65 KB) / 下载次数 6
http://www.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3ODA4OXxkMDg1YzhjMnwxNzE3MzgyNjc3fDB8MA%3D%3D


作者: 雁指归程    时间: 2014-9-11 16:27:19

感谢分享经验
作者: gx1989518    时间: 2014-9-11 17:08:55

好帖子!
作者: speed12344    时间: 2014-9-11 17:26:04

感谢楼主分享!
作者: 19860628ty    时间: 2014-9-11 17:47:01

技术贴 必须要支持 感谢分享~
作者: ilyly    时间: 2014-9-11 18:29:02

真舍得拆啊,土豪
作者: zzz1025    时间: 2014-9-11 18:50:48

感谢楼主分享!
作者: Tvbcool    时间: 2014-9-11 18:56:30

谁下手拆拆 GW A1100这类指针表啊。。呵呵。。看似简单的设计,但是经过很多试验才得出的方案
作者: 康帅博    时间: 2014-9-11 19:15:53

5000就是蛙人版的5610
作者: ppchong    时间: 2014-9-11 19:26:27

支持!
作者: xiayiabcd    时间: 2014-9-11 20:51:03

手绘的草图不错。 点赞。。。。。。。。。。。。。。[s:95]
作者: clark_0_0    时间: 2014-9-11 21:04:36

感谢楼主的草图。
你说5000的悬浮防震技术 是指那正反两面的包住机芯的白色壳子吧?
可能那个白色的壳子是POM材料的,也就是常见石英表芯的材料。这种材料机械强度很好。而且稳定性比较好。坚硬。
个人感觉白色的那种结构,比起大片的软胶,要硬很多。对比MRG  的防震结构  ,或许这种悬浮防震结构是不是为了节省金属构件的成本而采取的替代方案?
作者: jaylztc    时间: 2014-9-11 21:33:41

这拆的还不够彻底呢,嘿嘿~
作者: ap19930407    时间: 2014-9-11 21:34:08

必须要顶~~~~~
作者: 意尤文未尽    时间: 2014-9-11 21:35:50

有点意思~
作者: shitcj    时间: 2014-9-11 23:40:29

本帖最后由 shitcj 于 2014-9-11 23:43 编辑

不知道最早这个gw5000所谓的“悬浮”是哪个网友先开始说的,但实际从官方网站上没有搜索到过任何介绍或视频说到gw5000用到了什么新的防震技术
作者: shitcj    时间: 2014-9-12 00:05:04

本帖最后由 shitcj 于 2014-9-12 00:06 编辑
clark_0_0 发表于 2014-9-11 21:04
感谢楼主的草图。
你说5000的悬浮防震技术 是指那正反两面的包住机芯的白色壳子吧?
可能那个白色的壳子是 ...


你可以看看watchuseek上面拆的这块gw5000,图片更多一些;
我没有权限发链接,给你帖子标题吧“pic heavy gw-5000 swapping dlc-coated-buttons gw-5000b”(百度搜不出,可以用google或者yahoo)
说实话,从图片来看,这层白色的东西只是一个卡子,跟“悬浮”、“防震”都没什么关系;
而且按照官网上的说法,悬浮结构是伊部菊雄最早发明g-shock系列手表的时候想到的创意;
也就是说,1983年的原点dw5000就已经是在使用悬浮结构了,所以基本可以肯定,悬浮结构不是指这一层白卡子;
个人认为这层白色的东西很有可能只是为了适应光波机芯而对原来的缓震结构进行偷工减料的结果……
作者: Tedd    时间: 2014-9-12 00:21:51

拆解要顶
作者: aiwocasio    时间: 2014-9-12 08:36:28

shitcj 发表于 2014-9-11 23:40
不知道最早这个gw5000所谓的“悬浮”是哪个网友先开始说的,但实际从官方网站上没有搜索到过任何介绍或视频 ...

是啊。。我也是转发的。仔细看了它的结构,那层白色的东西,是硬塑料,作用很大是固定机芯的。
但是要跟悬浮,总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这样看来,G5000,确实有 名过其实 之嫌。

作者: aiwocasio    时间: 2014-9-12 08:38:26

shitcj 发表于 2014-9-12 00:05
你可以看看watchuseek上面拆的这块gw5000,图片更多一些;
我没有权限发链接,给你帖子标题吧“pic he ...

仔细看了它的结构,那层白色的东西,是硬塑料,底盖的白色塑料板和前部的塑料板中间是通过卡口固定。
作用也仅仅是固定机芯的。对于缓冲震动,我觉得作用应该很小。

但是要跟悬浮,总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至于机芯的质量,5000的机芯跟 5610 的是一样的。。。这样看来,众人多花 800 块仅仅是买了个
金属外壳。

这样看来,G5000,确实有 名过其实 之嫌。 不要迷信了。



作者: wxmaxi    时间: 2014-9-12 09:28:40

在贴吧看了一遍,再到这里看一遍!的确卡西欧所谓的升级进化,有浓烈的坑爹之嫌!别的不敢说太多,但是成本倒是敢说明显降了不少,赚得一手好钱呐!真还是1545的老机芯厚道呀,就是可惜只到39年的日历!
作者: aiwocasio    时间: 2014-9-12 09:33:11

wxmaxi 发表于 2014-9-12 09:28
在贴吧看了一遍,再到这里看一遍!的确卡西欧所谓的升级进化,有浓烈的坑爹之嫌!别的不敢说太多,但是成本 ...

还有 20 多年。。足够了。

明年就世界大战了。哈哈。
作者: zzzze    时间: 2014-9-12 09:53:44

看来入了坑爹货,
作者: zzz1025    时间: 2014-9-12 09:56:53

感谢分享经验
作者: wxmaxi    时间: 2014-9-12 10:25:45

对了,楼主朋友可有5000的主板图?贴吧那贴里主板图出错看不清,可否上一个让在下长长眼,先谢啦!
作者: zzy316    时间: 2014-9-12 11:22:45

5000是日本本土制造 ,
作者: aiwocasio    时间: 2014-9-12 14:07:37

wxmaxi 发表于 2014-9-12 09:28
在贴吧看了一遍,再到这里看一遍!的确卡西欧所谓的升级进化,有浓烈的坑爹之嫌!别的不敢说太多,但是成本 ...

对了 ,MRG 的机芯是 1673 呵呵。
作者: clark_0_0    时间: 2014-9-12 14:21:31

shitcj 发表于 2014-9-12 00:05
你可以看看watchuseek上面拆的这块gw5000,图片更多一些;
我没有权限发链接,给你帖子标题吧“pic he ...

网络原因,看不到你推荐那个文章了。
我也很支持你的说法,这层白色的壳可能不是悬浮减震结构。我更倾向于说它是“Cost down”的结果。这是制造业哩的很常见说法,就是一个产品推出之后,厂家为了降低成本,把一些或者整个部件用更便宜的替代品替换。以实现成本削减,扩大盈利。我无法见到它的最初批次产品的拆解图,所以不敢很确定地说。

退回来说这种材料,俗称:赛钢(POM)是石化产品,成本自然比金属片材便宜很多,而它的特性很适合做机械齿轮,耐冲击,高强度,自润滑等等,这样条件下,最容易成为Cost down的实现者。

也如楼主在19楼说的,很大作用是固定机芯用,其实几乎带所有带齿轮传动的石英表,为什么那么便宜,就是大量应用了这种材料,作为替代传统机械表那些金属的支撑结构、齿轮。这样才一下子成本降下来。也有些比较好的石英表机芯,会用金属零件机芯。
作者: younggj    时间: 2014-9-12 14:54:24

这样的话 5000的性价比真是不是一般的低呀  5600的拆解哪里有呢?
作者: triumph1983    时间: 2014-9-12 15:24:50

5000火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它是Made in Japan。

作者: triumph1983    时间: 2014-9-12 15:24:56

5000火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它是Made in Japan。

作者: aiwocasio    时间: 2014-9-12 16:21:22

younggj 发表于 2014-9-12 14:54
这样的话 5000的性价比真是不是一般的低呀  5600的拆解哪里有呢?

这个实在太多了。论坛里的 钝仔 高手就有。

作者: linfeng138    时间: 2014-9-13 01:27:15

液晶机芯本来防震已经很好了,如果非要纠结N层楼摔下来的区别大可不必。GW-5000的旋盖结构主要是增强坚固度的,举个例子就是一辆坦克压过去,5000的存活率肯定比5600高不少。非要强调那点防震能力的话,那机械表都不用卖了,没有哪个机械表敢保证2米高度任意摔下来不坏的。防震能力跟价格没有必然关系,5000系列的外壳用料比5600系列好很多是无可厚非的。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作者: chnjyxz    时间: 2014-9-13 02:29:20

如果gw里换成像胶的你觉得就值那一千多差价了?

呵呵,我觉得没必要如此纠结,gshock既然敢如此标榜,那么它的十米防摔就肯定能达到,至于内部换成了怎样的结构,可能有各种考虑,但我相信却不是为了成本……这一点成本实在相差无几,没谁好的abs和尼龙料比橡胶都贵。总之能达到标称的十米防摔就行了,你试它能更耐摔一点有啥意义?

另一方面讲,卡表真正的防摔,我一直认为主要不在机芯内,而是整个表身的材质和轻量化设计,你把表带拆了直接两个机壳去摔十米试试
作者: FIO57    时间: 2014-9-13 08:56:08

又见动手大神
作者: h841    时间: 2014-9-13 08:59:53

技术贴 顶起来
作者: ldqpaper123    时间: 2014-9-13 09:20:59

对于楼主的土豪行为,给个大大的:@,真[s:95]。
对于5000,虽然我也认为它不值这个价格。但是既然卖到了这个价格。应该有其道理。比如,日本原产,原点的情怀(姑且这么表达吧),更好的表带,DLC旋入式后盖。仅仅因为一块塑料和与5610等同样的机芯来证明它的坑爹,似乎不是那么有说服力。
最想说的是,不要太在意价格。喜欢就好。也不要太在意性价比。谈到性价比,你让奢侈品怎么活?
作者: shitcj    时间: 2014-9-13 11:12:21

本帖最后由 shitcj 于 2014-9-13 11:53 编辑
chnjyxz 发表于 2014-9-13 02:29
如果gw里换成像胶的你觉得就值那一千多差价了?

呵呵,我觉得没必要如此纠结,gshock既然敢如此标榜,那 ...


其实我跟楼主的意思是提倡购买g-shock时更理性一些。成本什么的,如果casio能在节约材料的同时兑现自己当初“耐冲击”的承诺,那么我也不在乎的。

的确,买手表不是用来摔的,是casio自己把这作为自己品牌最大的卖点之一,如今却接连有人反映自己手上的g-shock从日常使用的高度落到地上摔坏了、有的甚至从床边落下去摔坏了……这就像你买了号称几百米甚至上千米防水的机械表结果游泳进水了一样。

虽然现在还没有人摔坏自己的gw5000,但我们还是应该用这个帖子提醒大家:如果你想买一块好看的光波表,你完全可以选择gw5000,但如果你希望你的手表能比其他手表防摔抗震,或者像要确保自己的手表不慎落到地上时不会损坏,那就要谨慎选择了,很多坛友选择g-shock,虽然不是为了真的摔它,但还是看中了这种看起来很结实、很稳固的感觉不是吗,都不希望它是徒有其表的吧

而且你和楼上很多坛友选择相信厂方,相信品牌,我的感觉却是:casio并没有这么可信,也有可能它在玩文字游戏,g-shock产品中只有一部分耐冲击,而另外一部分不是……
作者: 坐哥    时间: 2014-9-13 13:00:41

不明觉厉,这样的帖子还是支持的。
作者: winds_214    时间: 2014-9-13 14:20:59

这样的帖子值得推荐一看
作者: rez    时间: 2014-9-13 15:27:37

看了LZ帖子,本来想买5000的,现在要好好考虑了
作者: 没看见衣服    时间: 2014-9-13 20:32:47

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如果图什么的是真的话    原来所谓的原点只是营销噱头,,现在的g越来越不靠谱了,当年的  三个10  标准,只有最最基础的dw三子完美继承,山人新泥人也大大削弱了防摔系统。唉,真的没有哪个企业是良心的,企业终究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作者: aiwocasio    时间: 2014-9-13 21:11:46

ldqpaper123 发表于 2014-9-13 09:20
对于楼主的土豪行为,给个大大的,真。
对于5000,虽然我也认为它不值这个价格。但是既然卖到了这 ...

偏题了,卡西欧还距离奢侈品很远距离。我们都是一条战线的,认真了解卡西欧,并希望卡西欧做的更好!
无可否认,5000如此高昂的价格背后确实有虚高的成分!这是我想表达的。
作者: aiwocasio    时间: 2014-9-13 21:14:13     标题: ? 拆开 看 防震。。另 附上 GW-5000 拆解。。。

chnjyxz 发表于 2014-9-13 02:29
如果gw里换成像胶的你觉得就值那一千多差价了?

呵呵,我觉得没必要如此纠结,gshock既然敢如此标榜,那 ...

内容现在的问题是它标称的十米防摔做不到了!再说了,并不是比较谁更耐用,实验的前提本来就是十米。别弄混了。
作者: aiwocasio    时间: 2014-9-13 21:17:48     标题: 拆开 看 防震。。另

shitcj 发表于 2014-9-13 11:12
其实我跟楼主的意思是提倡购买g-shock时更理性一些。成本什么的,如果casio能在节约材料的同时兑现自己 ...

是哈,论坛里从床上掉地上摔坏的卡西欧不在少数。当然了,摔得角度,力度,有千万种可能。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卡西欧的耐用性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厉害。
说回来,卡西欧5000的防震看着比较纠结是肯定的啦。这是我们讨论的。我也理解那些已经买了5000的朋友的心情。但是,有问题就是有问题。不能因为自己买了就去没有任何分寸地去遮丑!
作者: aiwocasio    时间: 2014-9-13 21:22:12     标题: ? 拆开 看 防震。。另 附上 GW-5000 拆解。。。

linfeng138 发表于 2014-9-13 01:27
液晶机芯本来防震已经很好了,如果非要纠结N层楼摔下来的区别大可不必。GW-5000的旋盖结构主要是增强坚固度 ...

日常使用中,坦克之类的压的情况出现的概率要比不小心摔倒地面的可能小太多了吧??  既然卡西欧为自己设定了三个十的标准,而5000也有这样的标称,也是gshock系列产品,那就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而目前拆解来看,你觉得能通过吗?这是讨论的重点。
作者: 北纬36度    时间: 2014-9-13 21:34:58

厉害厉害!
作者: linfeng138    时间: 2014-9-13 22:02:27

aiwocasio 发表于 2014-9-13 21:22
日常使用中,坦克之类的压的情况出现的概率要比不小心摔倒地面的可能小太多了吧??  既然卡西欧为自己设 ...

我是完全相信5000能通过3个十的标准的,但不会去尝试。对于我来说,10米高度摔下的几率比汽车压到的几率更小,可能这辈子也不会把手表从10米摔下来。有时候买一个物品,主要是出于欣赏、喜欢的目的,而不是一个折腾研究它的目的。当然,有爱好者出于研究极限情况来折腾也不反对,毕竟各人有各人的需求,得到自己的结果就好。研究5000还好,要是买了劳力士的DEEPSEA就不好搞了,要潜水到3900米的地方才能知道它究竟能不能防水这么深…… ;P
作者: ldqpaper123    时间: 2014-9-15 10:31:58

aiwocasio 发表于 2014-9-13 21:11
偏题了,卡西欧还距离奢侈品很远距离。我们都是一条战线的,认真了解卡西欧,并希望卡西欧做的更好!
无 ...

5000的价格确实有点虚高。你说的对。
作者: 121964535    时间: 2014-9-15 10:36:24

楼主威武。。。。感谢楼主的拆解
作者: aiwocasio    时间: 2014-9-15 12:06:52     标题: 震 退化 ? 拆开 看 防震。。另 附上 GW-5000 拆解。。。

ldqpaper123 发表于 2014-9-15 10:31
5000的价格确实有点虚高。你说的对。

多谢认可!!    总有人讨论的方向跟我不一样。   表就摆在那里
作者: aiwocasio    时间: 2014-9-16 08:23:20

那我就较真了。

~~~~~~


我是完全相信5000能通过3个十的标准的,但不会去尝试。~~~~~~~~~~ 说白了,你也仅仅是觉得。还是养成靠真实数据说话的习惯吧。 又是 白糖少许,葱花少许的习惯。。。

对于我来说,10米高度摔下的几率比汽车压到的几率更小,可能这辈子也不会把手表从10米摔下来。有时候买一个物品,主要是出于欣赏、喜欢的目的,而不是一个折腾研究它的目的。~~~~~~~~~~ 表摔的几率远大于被汽车碾压。这个不用多说。还有,既然喜欢,就去做些深入的学习不好吗? 别人给你造个残次品,说是珍品。你也去欣赏到不行,是不是有些盲目 ?

当然,有爱好者出于研究极限情况来折腾也不反对,毕竟各人有各人的需求,得到自己的结果就好。研究5000还好,要是买了劳力士的DEEPSEA就不好搞了,要潜水到3900米的地方才能知道它究竟能不能防水这么深……~~~~~~~~~~ 有一种仪器叫 压力测试器。不用去深海。从另一个角度,防水和防震不是一样的结构。


作者: ldqpaper123    时间: 2014-9-16 09:54:00

aiwocasio 发表于 2014-9-15 12:06
多谢认可!!    总有人讨论的方向跟我不一样。   表就摆在那里

方向不一样不要紧。只要讨论的还是casio。都是正确的大方向。
很佩服你把表给拆了。我看到所有帖子里。你是第一个拆表的。怒赞!!!
对待卡表,大家基本的态度是一样的:表不错,我喜欢。只要基于这点,就无论对错吧。
作者: 黄致富    时间: 2014-9-16 10:58:27

去年论坛里不是有一个视频,是日本的一个节目,采访的伊部菊雄,伊部菊雄先让压路机压的GW5000,然后又绑到极限小轮车的后轮上让极限运动员在柏油路上撞击么。
结果就是镜面有小花,机芯正常的么。
作者: showhat    时间: 2014-9-16 11:26:53

aiwocasio 发表于 2014-9-13 21:14
内容现在的问题是它标称的十米防摔做不到了!再说了,并不是比较谁更耐用,实验的前提本来就是十米。别弄 ...

有谁试过了吗,怎么知道达不到十米?
作者: aiwocasio    时间: 2014-9-17 14:45:51

ldqpaper123 发表于 2014-9-16 09:54
方向不一样不要紧。只要讨论的还是casio。都是正确的大方向。
很佩服你把表给拆了。我看到所有帖子里。你 ...

这倒是正确的。呵呵。
作者: jumpzyy    时间: 2014-9-17 16:46:03

Tvbcool 发表于 2014-9-11 18:56
谁下手拆拆 GW A1100这类指针表啊。。呵呵。。看似简单的设计,但是经过很多试验才得出的方案

1100这种新款都没过保  估计没谁闲着没事自己拆开    借用官方宣传图册可以大概了解一下他们的防震设计和理念吧  正好可以解释一下楼主说的悬浮式减震是啥样的
20140917_164404.jpg 20140917_164414.jpg 20140917_164422.jpg

图片附件: 20140917_164404.jpg (2014-9-17 16:45:51, 23.97 KB) / 下载次数 12
http://www.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4NDkwOHxhNmMzOTk3N3wxNzE3MzgyNjc3fDB8MA%3D%3D



图片附件: 20140917_164414.jpg (2014-9-17 16:45:52, 20.51 KB) / 下载次数 12
http://www.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4NDkwOXwyYTE4MzJhMnwxNzE3MzgyNjc3fDB8MA%3D%3D



图片附件: 20140917_164422.jpg (2014-9-17 16:45:54, 26.72 KB) / 下载次数 12
http://www.iwatch365.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Y4NDkxMHxhOGM3OWRkOXwxNzE3MzgyNjc3fDB8MA%3D%3D


作者: dannylgw    时间: 2014-9-17 17:03:18

5600E絕對是GSHCOK家族最具威脅的型號
作者: zcy02111    时间: 2014-9-18 01:42:57

清泪支持
作者: aiwocasio    时间: 2014-9-18 08:49:26

jumpzyy 发表于 2014-9-17 16:46
1100这种新款都没过保  估计没谁闲着没事自己拆开    借用官方宣传图册可以大概了解一下他们的防震设计和 ...

哪里弄得图纸 ?

作者: 林子Baby    时间: 2014-9-20 11:26:26

GW-5000删减了防护构造本来不就是这样么?还有人不知道这点?玩了两年G表了,从来没听说过G能满足三个十,只是卡西欧的宣传罢了。即使是1545机芯的5000和5600和5700,也从来没把三个十的标准写入说明书,只不过是很多人一厢情愿的认为罢了。
作者: shitcj    时间: 2014-9-20 12:46:04

aiwocasio 发表于 2014-9-18 08:49
哪里弄得图纸 ?


那不是图纸,层主也说了只是个宣传图册,你去官网上找也有这几张图,这种描述很模糊,示意图里的连接点指的是哪里拆解的时候根本看不出来,“突破传统”也可以理解为是指其他品牌的手表、而不是老原点的防震结构
作者: aiwocasio    时间: 2014-9-22 08:21:19

林子Baby 发表于 2014-9-20 11:26
GW-5000删减了防护构造本来不就是这样么?还有人不知道这点?玩了两年G表了,从来没听说过G能满足三个十,只 ...

有道理。
目测不少卡表都一米多左右高度就摔坏了。
玩滑板摔烂的就更多了。

作者: ap19930407    时间: 2014-9-22 20:19:34

每次看见这种帖子   都感觉大涨知识~~~
作者: LWPCHX2008    时间: 2014-9-27 13:35:18

好帖刘明
作者: yhq423    时间: 2014-9-27 18:14:27

谢谢分享
作者: RangeRover    时间: 2014-9-27 21:20:17

5000是没什么防震的
作者: yunshoot    时间: 2014-9-28 08:29:56

现在还能满足三个十的估计很少。。。
作者: yunshoot    时间: 2014-9-28 16:04:38

楼主应该是转的贴吧小吧 小锐自制 的GW5000改装反显
小锐本人在帖子里有解释说用得新悬浮技术,但是没详细说明,已跟帖希望他能详细解释下。
作者: aiwocasio    时间: 2014-9-28 17:40:24

RangeRover 发表于 2014-9-27 21:20
5000是没什么防震的

通过拆解,确实这样的。
真心觉得现在的CASIO 没有那么厚道。
呵呵。
作者: wxc0313    时间: 2014-10-1 18:36:10

落体实验还是不要做了,这个不定因素太多了,谁能保证两只表摔地上是同一个部位受到撞击呢?2000太少了,加点钱买个卡西欧专门用来摔手表的机器吧
作者: bailout    时间: 2014-10-8 21:19:40

这么看来,5000确实坑了点,如果只为了那块旋盖。。。。1600不值得
作者: twins    时间: 2014-10-10 15:23:38

动手技术贴,支持。
作者: 恨无双飞翼    时间: 2014-10-12 23:46:49

很好的技术帖!
感谢楼主的辛苦,简直是引路明灯。
作者: ID20080808    时间: 2014-11-24 18:16:55

shitcj 发表于 2014-9-13 11:12
其实我跟楼主的意思是提倡购买g-shock时更理性一些。成本什么的,如果casio能在节约材料的同时兑现自己 ...

赞同楼主的理智想法。现今是市场经济,没有什么比实物给人最直观的感受了。眼见为实嘛。一厢情愿的情怀要不得。要理性消费。当然,个别钟爱情怀,那就另当别论了。
作者: sheepxxman    时间: 2014-11-25 10:44:56

这个帖子动摇了入手5000的信心
作者: aiwocasio    时间: 2014-11-25 11:00:33

sheepxxman 发表于 2014-11-25 10:44
这个帖子动摇了入手5000的信心

不少人因为这个帖子,跟你一样,打消了购买GW5000的想法。
转而购买了性价比更高的 DW5600。呵呵。

作者: gearbox6217    时间: 2014-11-25 12:42:51

本帖最后由 gearbox6217 于 2014-11-25 12:52 编辑

5000的机芯使用塑料而没有使用金属包裹,想必是考虑到电波表收波的问题,本来外壳就是不锈钢的,里面再来一层金属片,就更容易屏蔽电波。就像iphone,现在都会在金属背部来一道塑料白带,那就是天线,全金属对信号的屏蔽很严重的。
至于5000的机芯没有柔软塑胶包裹,可能是空间问题,3159的机芯似乎比dw5600的1645机芯大些。

作者: gearbox6217    时间: 2014-11-25 12:50:02

本帖最后由 gearbox6217 于 2014-11-25 12:52 编辑

还有,请问你拆的那只蛙的型号是什么?不带波吧
作者: aiwocasio    时间: 2014-11-25 15:45:37

gearbox6217 发表于 2014-11-25 12:50
还有,请问你拆的那只蛙的型号是什么?不带波吧

DW8200
作者: aiwocasio    时间: 2014-11-25 15:46:35

gearbox6217 发表于 2014-11-25 12:42
5000的机芯使用塑料而没有使用金属包裹,想必是考虑到电波表收波的问题,本来外壳就是不锈钢的,里面再来一 ...

它的那套白色的硬质塑料壳,完全可以用同等厚度的减震橡胶圈代替啊。
真的不知道厂家为啥搞这样。

作者: aiwocasio    时间: 2014-11-25 15:47:13

gearbox6217 发表于 2014-11-25 12:42
5000的机芯使用塑料而没有使用金属包裹,想必是考虑到电波表收波的问题,本来外壳就是不锈钢的,里面再来一 ...

至于信号接收问题,完全可以设计与表壳链接的导线啊。
跟铁圈屏蔽关系不大。

作者: 大豆    时间: 2014-11-30 17:08:40

本帖最后由 大豆 于 2014-11-30 17:09 编辑

我个人感觉,5000的卡扣式设计首先就比5600橡胶缓冲成本高。
而5000的塑料卡扣能牢固固定机芯不在跌落时摆动。5600橡胶缓冲看似是更好解决方案。但其效果和卡扣应该一样的。
其次,本人在日本工作过1年,小日本对工作的严谨绝对值得学习,所以我想他们不会自毁经典系列。
仅仅个人观点。
作者: aiwocasio    时间: 2014-12-1 08:37:00

大豆 发表于 2014-11-30 17:08
我个人感觉,5000的卡扣式设计首先就比5600橡胶缓冲成本高。
而5000的塑料卡扣能牢固固定机芯不在跌落时摆 ...

恩。可能是有的。

作者: peapeafox    时间: 2014-12-3 00:43:31

牛B,这表我都舍不得买,你竟然给拆了。不过你这一拆,我就明白我要买哪个了,谢谢
作者: mmwcasio    时间: 2015-1-23 11:15:36

感谢分享经验,我也拆过2枚卡西欧 同感!
作者: yangsuo00    时间: 2015-1-23 12:15:21

5000感觉一直就是坑爹的。 买的是一种信仰
作者: nasco    时间: 2015-1-23 13:50:47

yangsuo00 发表于 2015-1-23 12:15
5000感觉一直就是坑爹的。 买的是一种信仰

还是一种情怀!
作者: cunge007    时间: 2015-1-25 12:59:46

才知道原来gw-5000的机芯这么将就啊!!果断不买了,还好俺几年前买了只mrg-210t嘿嘿,眼光霸道!![s:95]
作者: aiwocasio    时间: 2015-1-26 08:17:39

cunge007 发表于 2015-1-25 12:59
才知道原来gw-5000的机芯这么将就啊!!果断不买了,还好俺几年前买了只mrg-210t嘿嘿,眼光霸道!!

我手里MRG 过手的不下十只。呵呵。

作者: hellomeng    时间: 2015-1-31 10:13:09

自打俺的GWM5610摔烂屏幕后就再也不相信型号G字母开头的gshock了。拆看减震都去哪儿了???
作者: hellomeng    时间: 2015-1-31 10:18:26

大豆 发表于 2014-11-30 17:08
我个人感觉,5000的卡扣式设计首先就比5600橡胶缓冲成本高。
而5000的塑料卡扣能牢固固定机芯不在跌落时摆 ...

硬塑料是保护不了液晶屏幕受到冲击而破碎的。
作者: shansheng    时间: 2015-1-31 15:40:58

其实现在出厂的很多型号已经么有原来那种防震构造了,  前辈小钝仔 拆解过很多了
作者: itaiji    时间: 2015-1-31 22:35:27

哎 为了信仰。。。
作者: 大豆    时间: 2015-2-5 13:08:35

hellomeng 发表于 2015-1-31 10:18
硬塑料是保护不了液晶屏幕受到冲击而破碎的。

你好像没看懂我说的,我个人感觉,5000的卡扣式设计首先就比5600橡胶缓冲成本高。
而5000的塑料卡扣能牢固固定机芯不在跌落时摆动。
从开模来说,5k里面的白色塑料架构就要比5600那片橡胶高很多。
作者: Watanaberyusaki    时间: 2015-2-8 20:49:11

感觉防震慢慢被忽视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种的功能。。
作者: lxryd    时间: 2015-2-10 16:36:12

本帖最后由 lxryd 于 2015-2-10 16:42 编辑

DW5000是方块卡表的最经典之作,楼主没有搞清楚设计原理就说了这么多,有这个必要吗?5000是卡迷必入的!至于蛙人太厚太大了。我就有5000带着舒服,带习惯了现在连劳力士都基本不带了,带坏了再买一块带!真的5000的好处是谁带谁知道!建议喜欢的表友一定要入的!
作者: aiwocasio    时间: 2015-2-10 17:44:02

lxryd 发表于 2015-2-10 16:36
DW5000是方块卡表的最经典之作,楼主没有搞清楚设计原理就说了这么多,有这个必要吗?5000是卡迷必入的!至 ...

我只是说 防震啊。
劳力士兄!

作者: cunge007    时间: 2015-2-12 22:13:24

aiwocasio 发表于 2015-1-26 08:17
我手里MRG 过手的不下十只。呵呵。

好像很有钱的样子,不过好像也没必要说出来对吧?
作者: aiwocasio    时间: 2015-2-13 09:57:41

cunge007 发表于 2015-2-12 22:13
好像很有钱的样子,不过好像也没必要说出来对吧?

好的。好的。
跟您学习!




欢迎光临 爱表族论坛 (http://www.iwatch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2